德黑兰

赵智国痴迷电影

发布时间:2017/11/26 17:11:18   点击数:

真的很期待中国的这些大导们

真真正正地

能为我们拍出那么几部好片来

让我们为之动容

为之泪流

为之额手称庆

出品

《老赵的记事本》

对电影,我有些痴迷。

如刚明情事的少年,看到一袭白衣的女孩,在街巷口,飘然走过,便心旌摇动,春色满面,在他眼里,女孩眉眼过处,青山绿水,那微微隆起的酥胸、那手背上隐约可见的青筋,甚至那一声轻轻的咳,都是如此优雅,如此令人神魂颠倒。

在我生活中,与电影相关的东西,我都偏爱有加。

住在滨江南路电视台那幢楼时,为了上千部电影碟片有个好去处,我两移书房,第一次将书房筑在北面的那间小屋里,后来越坐越觉得憋闷,于是把南面通阳台的那房间,拆了一堵墙,把半个阳台包进来,做成了书房,这书房进门处,便是一堵墙的碟片架,上千部电影碟片也蔚为壮观。

早先,电影是VCD的版本,后来有了DVD,再后来DVD又有了蓝光版,凡是有好版本的,便淘汰前面不好的版本。

四处淘碟的那段日子里,杭州教工路上的百脑汇,是杭州必去的地方。进门便直奔四楼的音像店,店家也很熟识,每次过去,他都极力推荐新片或经典片。那时候,杭城盗版碟最集中的地方,大概莫过于几个电子市场,所以常有文化执法部门来查盗版光碟,店家与文化执法部门就玩躲猫猫的游戏,有几次去,所有店家都关门落锁,我熟识的店家见我,便破例让我进到店里,他在外面则上了锁,让我在里面心安理得、翻箱倒柜地挑选碟片,挑选完毕,再开门结账,很是安全。

最让我开心的是,在百脑汇,我淘到了《中国新纪录片系列》。这些纪录片的导演,大都为独立制片人。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它们在曲解和误读中,在意识形态的夹缝里,在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顽强地实验并存在,为我们保留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生存现状和真切的情感世界。

我最早接触到这些纪录片,是在电视台工作时,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纪录片评奖会议。

会议在浙江东阳横店召开,我带去的一部纪录片,获了一个优秀奖,这次会议晚上的安排,就是观摩国内和国外的纪录片,我与同去参加会议的金军,早早便赶到了小礼堂,一部接着一部,无疑于狠狠饱餐了一顿美味。那么多年过去,我依然记得第一部观摩的片子,是俄罗斯的一部纪录片,关于葬礼的。后来大量接触到这类纪录片,是在北京广播学院(现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时,获悉广院的资料库里有一部分纪录片,我当即买了录像带,出了录制费,让广院资料室里的老师帮我录,回来之后,这部分纪录片大概都留在了电视台,几经搬迁,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

这些纪录片里,有中国纪录片里程碑之称的《望长城》,它的纪实风格,对以后的电视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另外还有刘郎的《西藏的诱惑》、孙增田的《最后的山神》、张以庆的《舟舟的世界》、陈为军的《好死不如赖活》等等,这些片子虽然画质都较差,但于我来讲,这是宝贝。从电视台出来多年,现在也少关心纪录片了,不知近年有哪些优秀的纪录片产生,心里偶尔还是有些牵挂,或许这就是一辈子的电视情结了。

再后来,经朋友绍兴日报社首席记者裘浙锋介绍,在绍兴解放南路上,又找到了一家洪波音像店,每次去绍兴,这又是一个必到的点,多多少少都要带些碟片回来,一个星期不买碟片,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我曾经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一段时间里,买碟上瘾了,想戒都戒不掉。有些碟片是简易包装,我又特地从音像店买了一些塑料包装盒,一个一个地进行包装,做好标签,做好目录,如同孩童心爱的玩具,左看右看,满是欢喜。

于是,很长时间里,碟机加碟片,成了观影的主要设备。前几年,我的观片设备有了革命性的改进。朋友邱炬明,曾是诸暨日报社专刊部的主任,中学时,就把父亲新做的一对粪桶,改造成一对音响,由此他昂首阔步迈入了发烧友的行列。现在他弄了一个叫“梦工场”的私家影院体验馆,专门为富人们的豪华别墅设计安装私家影院,在小城,也算是一个专家级的人物了。知我喜欢电影,先是帮我弄了一个硬盘播放器,一个硬屏显示器,一组迈步者电脑音响,再加上几个硬盘架,便构成了世界上最简陋的“私家影院”了。接着,随着我的房子搬迁,他又为重新打造了一个初具形态的私家影院,虽然依然简陋,但已经能够完全满足我这样的嗜影者。

现在算来,我已拥有十来个1T或者2T的硬盘,几百部世界经典电影。

如同轿车代替毛驴车一般,现在碟片早已束之高阁,成了一种摆设和曾经的记忆,但不管房子如何搬迁,它们依然是我的宝贝,我舍不得丢失任何一部影片。

我的书架上,还有许多关于电影的理论书籍,《中外电影名片导读》、《电影的故事》、《电影理论笔记》、《贾樟柯电影》、《收割电影》等等,有空随手拿来当作闲书翻翻。书房的地上,许多杂志里,常可以看到我订的《看电影》杂志。曾经的客厅里,书房里,还有一些加了框的电影海报,这还是绍兴洪波音像店里淘来的,有《野战排》、有《情人》、有《大河恋》等。

我这个人,常有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尤其对于自己喜欢的物事,更是痴人说梦。宣传部工作时,与电影公司的人接触较多,当时,就想从他们那里买个旧的电影放映机,16MM的,再弄几个电影胶片,过一把放电影的瘾。最后当然没有实现。

我曾经在《黑洞》或者其他什么电视剧里,看到过一个桥段:一黑社会大佬,一个人,在私家放映厅里,看一部动画片之类的电影,具体细节我已忘记,但我却永远记得,电影机的余光,斑斑驳驳打在他布满泪水的脸上。看到这里,我是羡慕得要命,发誓,如果我发了,我有足够大的房子,我有足够多的钱,我不做黑社会老大,但我一定要弄个私家影院,自己放,自己看,我要一个人看几百部、上千部电影,我可以一个人浸在影院的黑暗里,享受这黑暗的温暖,我尽可以一个人在影院里肆无忌惮地欢笑,或者流泪哭泣。

我看电影,很有些臭脾气,在旁人看来,过于严苛,甚至有点不可理喻。

我看电影时,最恨被人打扰。但如同巫婆那个恶毒的咒语一般,每次去电影院,总会中招。总有那么些不识相的观者,他们把影院当作自家的客厅,电话铃声一遍接着一遍,此起彼伏,然后抓着电话肆无忌惮地说话,更有甚者,二三人一撮,叽叽喳喳聊天,此类大多为女性,于是从东家长说到西家短,从你家老公说到她家情人,从某个品牌的奶昔说到韩国纯棉无痕内裤。这时候,我在黑暗中的目光如炬,射到他们的背影上,后脑勺上,迸溅出满含刻骨仇恨的火花,但我这个人又羞于表达,更怕与他们当众争吵,所以,只能在心里设想,如何狠狠地啐他们一脸不屑的唾沫,甚至抡他娘的一耳光。但最后还是自己生了一肚气闷气回家,发誓再不上电影院看电影了。

家里观影时,我甚至把它当作一种宗教仪式看待,很虔诚,很专心,只差净身沐浴,三步一拜,五步一磕。常常,信手在窗台上,点一支老山檀香,将椅子掇好,把热水瓶、杯子、手机等物件放到触手可及的地方,然后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观眼前影。如果有人同看,我也希望同看的人一心一意,不要走动,不要显得漫不经心,更不要一边干活一边看电影,那都会让我芒刺在背,痛苦得要命。

我对电影也很挑剔。

IMDB排名部的电影和豆瓣一部分评分较高的电影,是我观影的首选目录。

我喜欢看《教父》,它给你一个膜拜的对象,让你长久沉浸在光荣与梦想之中。一个成熟的、有权威、有影响力的男人,他面无表情,背后却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似乎永远拥有掌控一切的能力与气魄,俯瞰芸芸众生,他可以十分轻蔑而霸道地说,“让我开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

有人曾评价说,一部《教父》教导无数男孩成长为男人。这句话,真是一言中的。

我喜欢意大利托雷托纳的三部曲——《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他关于故乡的梦,有一个电影院、一艘漂泊的船,有一个初恋的女人。《天堂电影院》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是那些被剪下的电影胶片,拼凑起来,便是一部完整的黑白电影;是生命中的那根游丝,绵长而坚韧,渗透到血液,系在灵魂的骨头上,每次牵动,都让我们痛彻心肺;那是一片故土,我们不管漂泊到那里,转过身来,却发现,我们的脚一直踏在记忆的岸上,永远不曾离开。《海上钢琴师》,属于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个世界太大了,大得容不下一个。他站在舷梯上说:这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他的精神家园,是在船上,是在黑白琴键之间。于是,他将那顶礼帽扔给了这个世界,将自己留给了海上升起的那缕火焰。《西西的美丽传说》,属于我们少年时期那个隐秘的梦,那个我们骑着单车四处追逐的女人,教会了我们作为一个男人应该了解的一切,那不只是身体上的启蒙,还有关于人性的美丑以及家国的悲哀。

我喜欢《美丽人生》的父爱,我也喜欢《黑暗中的舞者》的母爱。那份父爱,重于山。就算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里,就算死亡近在眼前,基度依然用生命与智慧保护着他的儿子,用善良的谎言,为儿子撑起了一片幻想的天空。他告诉儿子,所有的残酷只不过是一场游戏,游戏的奖励是一辆崭新的坦克。影片最后,他儿子真的坐上了盟军的坦克,他的幸福无可复加,但幸福,却是他父亲用生命作为代价的。那母爱,让你心酸流泪。当塞尔玛走向绞刑台的时候,那步,每一步都踏在你柔软的心尖上,她哭自己的命运,哭可怜的儿子。如果一定要残酷到底,那就将善良与天真撕成碎片,击中你悲愤的心灵。

我喜欢《日瓦戈医生》、《忠犬八公的故事》、《肖申克的救赎》、《为奴十二年》、《放牛班的春天》、《生于七月四日》、《入敛师》、《雏菊》、《飞越疯人院》、《香水》、《云中漫步》、《铁皮鼓》、《逃离德黑兰》,等等,等等,所有喜欢的每一部电影,都让我永远无法忘却。

我喜欢香港导演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喜欢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恋恋风尘》;喜欢贾樟柯的《小武》、《二十四城记》;喜欢娄烨导演被禁播的《颐和园》。

我喜欢小资、喜欢风淡云清,但我更喜欢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应有的社会担当,和那种深入骨髓的人文关怀,哪怕只是一只秋田犬,哪怕只是老人院中一个孤独老人的背影,那至少能让你明白,这是活生生的情感,这是需要我们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ys/1406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