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安哲罗的电影《鹳鸟的踟蹰》的背景音乐)
1月3日,《都灵之马》,父女俩和一匹马,长镜头。
1月6日,《鲸鱼马戏团》,长镜头过于执着,一个走路的镜头拍了几分钟。
2月26日,《绿窗艳影》,说的是中年人某的一场艳遇。
2月26日,《过客》,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过客》,乡下的男孩千辛万苦来到德黑兰看足球赛,在草地上一觉睡过头,没看成电影。
2月26日,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
2月26日,《放牛班的春天》,生活中像马修老师这样的不泯灭理想和信念,用人格力量唤醒人性的人实在是少且珍贵。
2月26日,看过侯孝贤的《恋恋风尘》,说不上来的亲切,侯孝贤善于调动一切往事和回忆。让人身临其境。
3月4日,电影《挪威的森林》,画面很美,但说不出什么好来。
3月9日,西奥·安哲罗《养蜂人》,故事曲曲折折,《鹳鸟的踟蹰》里面有一个情节,平安夜,在荒僻的边境,大家唱着TheBeatles的letitbe。
3月10,李安《推手》《喜宴》(三部曲之二,还有一部《饮食男女》),价值观的冲突也是让人痛苦的事情。
3月20日,西奥·安哲罗《年的岁月》
3月21日,西奥·安哲罗《时光之尘》,影片一开始就朗诵了几句诗,出现了火车和忧郁的男主角,表达的分别和离散,欢笑和泪水,共同丰富着生活,冷暖自知了。
3月30日,西奥·安哲罗《猎人》,感觉安哲罗受舞台剧影响很大,场景像是话剧。
如果你把某位导演的电影看完了,你还想看,结果发现这个导演已经彻底合上眼睛到另外一个美丽世界中去了。你就怅然有所失,同时你也感觉电影是那样的美,世界又在他们影像建构下完成了境界的升华。对我来讲,这个导演就是西奥·安哲罗。
3月30日,戈达尔《蔑视》,都说此片好,但可能没有深入了解,印象颇不深刻。
3月31日,侯孝贤《刺客聂隐娘》,画面有些黑泽明的感觉,但没觉得高明在哪里。
4月1日,黑泽明《八月的狂想曲》(因为下部,没有中译,所以没有看完),八月显见是盛夏转秋的季节,有两个镜头让我念念不忘,夏季清风吹动帘席,两老人面对面默默地坐着。再一个镜头是暮色时分,门前几枝蜀葵,晖映在温暖而恬静的暮光之中。
4月3日,王家卫《东邪西毒》,我对武侠片似乎是绝缘的,看过也就忘记了。“再迟回去,桃花就谢了”,这是影片中的一句话,正好切合我观影时的季节。
4月10日,观寿县本土的微电影《比远方更远》,感觉很不错。
4月11日,《念念笔记本》,说是一个老人失忆了,然后朗诵给她听,大概类似于《朗诵者》这一类的。比较老套,也没有什么印象。
4月16日,年版《安娜·卡列尼娜》,感觉太艳了,可能适合现在的观众,但不符合原著本身。
4月18日,杨德昌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女主角叫杨静怡,只演过这部电影,就获得了金马影后的提名。电影很有深度。片中的帮派大哥哈尼,沉静有派,令人过目不忘。
4月29,青春版《牡丹亭》全本。
5月1日,《顽主》
5月14日,钮承泽的《艋舺》,与《牯岭街》一样,有关黑道和少年犯罪。
5月20日,《赎罪》
5月21日,《最遥远的距离》,片尾曲是胡德夫先生的同名歌曲。
6月8日,沟口健二《残菊物语》,对艺术家来说,艺能是他们的生命,要多些真诚的批评,演员要多些磨难,方能出精品。
6月20日,女儿给我寄的巴特尔·基顿的电影
6月21日,纪录片《耶路撒冷》,画面唯美。
6月22日,阿巴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说的是8岁的阿穆德,因同座落下了作业本而要送还,否则同座就会被开除。找同学找得很辛苦。看过似乎就是自己的童年记忆。阿巴斯个性电影。
7月3日,《冈仁波齐》,记录了一个朝拜的过程。但可能没有特别情节的支撑,也显得张力不够。
7日7日,《关山飞渡》,典型的美国西部片。
7月9日,《喜丧》,当时本电影还没有公映,本片险象不断,离异的,留守的,死于非命的,死了大概可得圆满,老奶奶大概这样想着的,有点压抑。
7月11日,《地球之盐》,摄影师的故事。我感觉不错,女儿说一般化的电影。
7月13日,《龙门客栈》,大概是比较老的武侠片,我不感兴趣。没有十分的印象。
8月7日,《战狼2》,本人感觉没有想像的好。
8月13日,法国导演让·雷诺阿的《衣冠禽兽》。早期的黑白电影还有些脸谱化。
8月23日,阿巴斯电影《FIVE》,5个海边镜头,没有一句台词,海水冲刷木头,海边行人,海边的狗,鸭子,海水月亮的倒影,一个镜头就是十好几分钟。
8月25日,《大话西游2》。
8月26日,《老炮儿》:是男人就要活出男人样。
8月27日,《黄金时代》,讲述的是萧红与萧军的故事。其中还有鲁迅和许广平,那确实是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
8月28日,《小时代》真是非常无聊的电影,看得人舂盹(方言:打盹)。
8月29日,贾樟柯的《天注定》,姜武演了一个与村长作仇的人。大有点“小民不可轻”的意思。影片中有一个鞭打驴的一个镜头,寓意“人不是牲口”。
8月30日,法国电影《爱》,讲述的老太太突然颈部拴塞,做了手术,几近瘫痪。一生一辈子,白头偕老真不容易,“坐在摇椅上慢慢聊”那只是一种少年人的理想世界。
8月31日,重温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烂片一箩筐,佳片信难求。真是好片。
9月1日,张艺谋的电影《活着》,高分电影。
9月10日,看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这是一部50年代的电影,70年代在中国放映。这位女教师经过了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从年轻到容颜衰老,不变的是春风化雨,师爱温馨。
9月18日,《刺猬的优雅》,这位女门房,爱读书爱读《安娜·卡列尼娜》,有位门客爱上了她,最后这位门房死于车祸。
9月20日,《师父》,还是咏春拳的故事。
9月21日,《八月》是部黑白的国产片,叙事手段不如台湾类似的电影。
9月25日,比利·怀特导演的电影《黄昏之恋》,赫本是女主角,电影表现平平,感觉有点花架子。
9月28日,再看一遍《鹳鸟的踟蹰》,其中一个戏剧性的画面:女子似乎凝固不动,室内昏暗,桌面打眼,两支玫瑰各强调主体的位置。其背景音乐是“Train-CarNeighbourhoodVariation”。
9月30日,开始读克拉斯诺卡伊·拉斯洛的小说《撒旦探戈》,因为据说贝拉·塔尔跟据它改编了世上长达7个小时的电影。我在笔记中写道:“秋雨暂歇,爷俩聊聊文学,聊聊电影,聊《战狼二》《鹳鸟的踟蹰》。相聚总是美好的时光。”
(虐猫一段虽然有些残忍,但比较符合小孩的内心世界)
10月3日,俄罗斯年上映的电影《危楼愚民》,反映了体制内的东西,很有现实性和警示性。
10月6日,《心房客》是部有爱电影,《出租车司机》是部敏感电影。
10月8日,胡金铨年拍摄的《忠烈图》,胡本人就是一位明史研究者。对倭寇的渊源有深入的了解。
10月13日,开始看电影《撒旦探戈》,无中文字幕,不过这部电影虽然时间长,但有内容的对话极少,说出来的话都如疯子呓语,所以看过小说,不看字幕也大致知道其中的意思,这种超现实的电影知道也无法知道其具体内容。
10月17日,《西楚霸王》,这又是一部老电影,吕梁伟、巩俐等主演。
12月8日,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日蚀之日》。
12月9日,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俄罗斯方舟》全片96分钟只用一个镜头拍成,成为世界各大影展的传说。
12月10日,亚历山大·索科洛夫《遗忘列宁》,再伟大的灵魂都会困倦的时刻。
这是真实的图片
这是电影里的图片
12月11日,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第二层地狱》。影片从奔丧青年冒着风雨来到陌生的城市起,到告别父亲遗体结束。
12月14日,阿巴斯《风带着我们走》,一处处迷人且脱俗的风景,尽在眼底。
12月17日,继续看《风带着我们走》,近些年,小成本的外语片频频获奖。伊朗导演阿巴斯算是其中之一,那些简朴的生活更能勾起乡愁,因此富有内涵,影片中有一处对话,“当你在世上合上眼睛,这个美丽的,充满奇迹的大自然,还有宽大的主,意味着你永远不会回来了。虽然听说另一个世界也很美丽,可有谁从那里回来告诉我们?”
赞赏
长按白癜风吃什么药好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ys/1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