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饮食 >> 万柯访谈录诱惑与选择
访问者:万新宇,简称:万
受访者:柯玉鹏,研究院院长。简称:柯
万:柯院长,上次的访谈中你多次提到生活中的诱惑多多,我们有可能拒绝诱惑吗?
柯:这个问题有意思。如果按照基督教的教义(注1):当年亚当和夏娃能够拒绝诱惑的话,能有我们今天的人类吗?
万:哈哈哈,无诱惑,不人生!
柯:泰勒教授讲过一个“腰果”的故事:有次他请几个同事晚上到家吃饭,上了一盘腰果,供客人喝红酒时用。没想到几分钟后,这盘腰果就要被吃完了,而客人似乎对不断端上来的正菜不感兴趣……
万:这是为什么?
柯:看到这儿,泰勒就起身将腰果端回了厨房(当然他也不忘偷偷往自己的嘴里塞几颗)。当泰勒返回餐厅时,客人们一致为他的举动拍手叫好……
万:叫好?
柯:很奇怪是不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一个原则,即:选择的空间越大越好,而对那些不好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拒绝,对不对?
万:对呀。
柯:你看,在泰勒教授拿走那盘腰果前,客人有两个选项:吃或不吃;但在他拿走后,只剩下一个:不吃……
万:你是说客人应该不开心才对?
柯:我们来捋一下客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腰果端走前(19:15分)其实有三个选择:吃几颗、将腰果吃光、一颗不吃。一开始大家的想法就是随意吃几颗,然后静等开餐……
万:这是初始的想法?
柯:可到了19点半,如果不是泰勒将盘子端走,客人怕是早已“光盘行动”了。短短15分钟,客人的想法为嘛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万:挡不住的诱惑!
柯:用经济学术语讲:客人的行为处于一种“动态矛盾”中,一开始喜欢A不喜欢B,但过了一会儿又会认为B比A更好……
万:动态矛盾?
柯:动态矛盾随处可见。比如上个星期六早上,你可能想出去健身而不是猫儿在家里看电视,但直到中午,你还靠在沙发上看俄罗斯世界杯比赛……
万:我也不知咋回事儿。
柯:诱惑就是指一个人在冲动时干出冷静时不会干的事,而引发这个冲动的事件就是诱惑。当你饥肠辘辘时,厨房飘过来的饭菜香味就是诱惑,你处在一种“冲动状态”,而当你在中午时想到晚上还要参加一个宴会,应该吃几个腰果“垫巴一下”,这时你就很冷静……
万:嘻嘻,还真是这样!
柯:面对诱惑,大脑中会有两种不同机制的较量,那就是我们上次谈到的“理性思维系统”和“直觉思维系统”,这两种机制的较量最终决定了你的行为……
万:我想那些贪官在面对巨额贿赂时也这样?
柯:是的,人们很难在冷静的状态下,意识到冲动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欲望,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冷热移情差异”……
万:冲动是魔鬼!
柯:因此,理性思维系统在试图劝阻直觉思维系统时会很困难,因为人们的选择一直处在“动态矛盾”中,也就是说面对诱惑时,一会儿认为选A好,一会儿认为选B好。我们的行为会反映出自己对环境选择效应的无知……
万:能否举个例子?
柯:就在前天我老婆看到商场搞促销便走进去了,心里想着只买一些自己的确需要的东西。然而当她从商场走出来时,脚上穿了一双很不合脚的鞋子,原因是这双鞋子打了三折......
万:呵呵,看来诱惑是选择的天敌?
柯:诱惑的例子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诱惑力的问题,它还反映出了一种行为的盲目性。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会把自己设置为“自动驾驶”模式......
万:自动驾驶模式?
柯:这种模式下,人们不会主动意识到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比如星期六早上,当你上街散步时,突然发现自己走在去上班的路上......
万:我常干这事儿!
柯:星期天早上你正边看电视边吃饭,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约会,时间只剩下一个小时。吃似乎是我们最漫不经心的的一项活动了,许多人在吃东西时,只是将眼前的东西一股脑儿扫进嘴里而已……
万:确实是这样!
柯:这也许能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那些泰勒教授的同事们会顾不得后面会上什么菜,只顾享用面前的一大盘腰果了……
万:看来“选择”是一个大问题?
柯:是的,一个人一生中耗费心力最多的事,就是选择,但由于我们深陷难以计数的偏见和非理性中不能自拔,所以常做出愚蠢的选择……
万:就像当下,汇率大变、千股暴跌,消费不振,经济阴霾就在眼前?
柯:是啊,大势之中,人的选择往往显得卑微:有人选择排队买楼,有人选择排队移民,也有人戏言天台排队“跳楼”……
万:哼哼,企业的选择也很难?
柯:是的,新鲜的概念和新潮的商业模式对企业充满了诱惑力,但风向不一定就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万:风向不是趋势吗?
柯:风向是不确定的。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它告诉你选择的原则,帮助你做出最优的选择。可现实中,人们很难做出最优的选择,甚至连精通选择原则的经济学家都束手无策……
万:原则和实操两张皮,那怎么是好?
柯:泰勒教授有本书叫《助推》就是研究如何帮助人们在事关健康、事关财富和事关快乐时如何做出选择?
万:为嘛叫助推?
柯:助推nudge一词的原意是“用胳膊肘轻推别人的肋部,提醒别人的注意”。泰勒以“助推”为书名,可能是提醒人们在选择时会犯的错误,助你一臂之力……
万:哦,这个意思。
柯:泰勒教授在书中说阿姆斯特丹有个史基普国际机场,每个男性洗手间的小便池里都刻了一只黑色的苍蝇。因为男性在方便时似乎苦于找不到一个可供瞄准的靶子,因而搞得地上一片狼藉……
万:还真是这样。
柯:男性一看到苍蝇,便会产生瞄准的冲动,专攻那一点,提高了准确性,想出这个点子的艾达.凯布默(注2)说:自从有了这个苍蝇图案,尿液溅出的情况减少了80%,极大地降低了厕所的清洁成本…...
万:我有个朋友前几天从俄罗斯打电话来说,莫斯科到处都是世界杯的元素,就连厕所的小便池里都放了一个小型的塑料球门,上边吊着一个小足球……
柯:呵呵,那是专供球迷方便时“射门”用的,看来普京也看了泰勒的《助推》。我们院的男厕所原来也很脏,后来聪明的管理员写了个小条子贴在墙上:“温馨提示:尿到外边说明你短,尿不进去说明你软”……
万:哈哈哈,这比“尿到地上罚款50元”强多了?
柯:你看,不需要强制性手段,也不需要硬性的规定,“助推”就能保证你同时收获“最大利益”和“自由选择权”(泰勒语)……
万:还真是个好办法!
柯:我儿子小时候上全托,每到周末回到家里吃饭时总是心不在焉,他妈妈很着急,怀疑他得了厌食症,就去幼儿园问他老师。老师说:柯小宇吃饭很正常啊……
万:好奇怪。
柯:是很奇怪。有一天中午的午餐时间,我悄悄地溜进了儿子所在的幼儿园,仔细地侦察了一番……
万:发现了什么?
柯:回到家后我就跟老婆大人商量,将家里的餐具换成和幼儿园同款的不锈钢餐盘和餐具:一个格盛米饭、一个格盛素菜、另外两个格分别装肉菜和汤,果不其然,我儿子进餐时就像在幼儿园时一样胃口大开……
万:哈哈,真有你的!这也叫助推?
柯:对!《助推》不仅仅是一本书,而且《助推》的理念也很快风靡全球,成为欧美政坛热门的话题,当年奥巴马竞选团队就是人手一册……
万:奥巴马的枕边书?
柯:泰勒和卡尼曼教授给奥巴马的竞选团队在如何传递信息、如何筹款、谣言控制、选民动员上出了不少的主意,以至于奥巴马的竞选大管家摩福夸赞说:这些人真是懂得什么东西能够打动人心……
万:“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柯:泰勒表示自己尽管不是在小便池里画苍蝇这个创意的提出者,但是这个故事说明细节也能够影响大局,在很多时候都是细节使消费者的注意力向某个特定的方向转移……
万:干大事也要拘小节?
柯:这也许是泰勒和桑斯坦写作本书的初心吧:他们想帮助现实中那些真实的人做出更好的选择,而且,还不能剥夺了他们的自由选择权……
万:这个很周到。
柯:泰勒教授是第一位把心理学引进到经济学领域的人。他明白人在做选择时,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人。所以,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暗示,来“助推”人们做出你希望的选择……
万:比如说?
柯:比如,餐厅老板知道一定要在菜单上设置一道很贵的菜,那么第二贵的菜肯定就是最畅销的菜,尽管第二贵的菜也不便宜。但是,因为消费者已经把最贵的菜价设定为了参照物,那么跟它比起来,第二贵也就不算贵了……
万:要卖出元一双的鞋子就在它边上摆一双元的鞋子,这叫沉锚效应?
柯:是的。所以,当你要说服你的上司同意你的策划方案时,你也可以设置一些暗示来“助推”他做出你希望的决定……
万:嘻嘻,这倒可以一试。
柯:泰勒教授认为,今天的官员们,要向商业界学习,把医疗、教育、税收、金融等领域的政策设计进行优化,通过非常低成本的改进,促使人们更简单、轻松地做出对社会有助益的选择……
万:好像国内官员很少有人看泰勒的书吧?
柯:我没调研,不知道。泰勒以苹果手机为例,他说苹果手机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根本不需要看产品说明书。那么,好的公共政策,就应该像好的消费品一样,清晰简单易操作……
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了好多年了?
柯:再比如,为了让人们节约用电,你不妨在显示空调温度的旁边,增设一个显示电量的数字,人们可以随时看到自己使用了多少电量,电费肯定会降低不少……
万:这叫温馨提示?
柯:如果你是政府部门负责人,想增加社会的人体器官捐赠比例,可以把捐赠制度改革从“选择加入”变成“选择退出”。也就是说,过去是默认你不捐赠,必须填了表格之后,才算捐赠;那么现在除非你明确选择退出,否则默认你捐赠器官……
万:国内同行现在也是有样学样,前几天某电信运营商给我发来一个“套餐”计划,退订请短信回复“TD”,这不是“捆绑销售”吗?
柯:在泰勒看来,“助推”也分为好的和不好的。最近引发众怒的携程网“捆绑销售”事件就是购买机票时被捆绑搭售保险、酒店使用券等等。显然,这种做法就属于反面案例,因为它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万:歪嘴和尚念歪了经?
柯:所以,如果你能处在设计规则的主动位置,可以把默认选项设置成对你有利的,因为默认选项就是大部分人会选择的结果,这样只不过更加方便大家做选择。但是千万不要设置损人利己的选项,否则很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万:这句话很耳熟,最近川普就经常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柯:最近川普要封死伊朗出口石油的消息一出,油价应声而涨。很多国家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终止与德黑兰的石油合作,不甘心;不理川普的要求,甚至对着干,会惹麻烦,风险太大……
万:其实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两难选择?
柯:川普这一手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打压伊朗抬高油价,恰好人民币汇率大跌,直接推升进口原油价格……
万:这老川头儿也太坏了!
柯:你这一骂让我想起了前苏联的一个笑话:一个美国佬和一个苏联人在一起吹牛比胆大,美国人说:我敢骂自己的总统,你敢吗?苏联人说:我也敢骂美国的总统……
万:哈哈哈……
柯:人们做出最佳选择的概率基本上取决于可选项目的复杂性。你比如上亚马逊网站购书,面对十几万册的图书,你很可能挑花了眼,而“助推”让过于复杂的选择体系变得简单……
万:杰夫.贝佐斯(注3)怎样做的?
柯:当你选了一本书之后,亚马逊网站立刻会跳出一行字:你可能也喜欢……这些书!
万:真的很温馨!如何才能优化选择体系呢?
柯:我们下次再谈这个话题,好吗?
万:好的,柯院长,再见!
年7月2日于龙岗
备注与参考
注1:《圣经》记载:亚当是用尘土造成的,夏娃则是耶和华取亚当身上的肋骨造成,二人住在伊甸园中,后来夏娃受蛇的诱惑,偷食善恶树的果,也让亚当食用,二人遂被耶和华逐出伊甸园,成为人类的袓先。
注2:埃达.凯布默:经济学家,主持了史基浦机场扩建。
注3:杰夫.贝佐斯:亚马逊公司CEO。
参考1:《助推》作者:理查德.泰勒、卡斯.桑斯坦,译者:刘宁,中信出版集团,年4月第二版
参考:百科
1、万柯访谈录:为什么我们左右不了自己?
2、万柯访谈录:再论"禀赋效应“
3、万柯访谈录:《前景理论》的前景?
4、万柯访谈录:《前景理论》的背后?
5、万柯访谈录:学点儿“心理物理学”
万新宇赞赏
长按白驳风专家在线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ys/9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