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黑兰 >> 德黑兰饮食 >> 最是书香能致远德黑兰国际书展的见与思
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走进伊朗德黑兰,参加第32届德黑兰国际书展。出访时间固然很短,但所见所感很多,还有许多方面引发我们思考。
一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和伊朗古老而璀璨的文明交相辉映,两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也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图书出版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在推动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史记·大宛列传》开始,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中国历代官修史书都有关于伊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民俗以及中伊友好交往的记录,成为中外学者研究古代伊朗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十三四世纪伊朗杰出史学家拉施都丁的名著《史集》,对于中国历史做了较为系统的叙述,被认为是外国同类书籍中最为重要的一部[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是古代图书出版的两项重要技术支撑,也是经过伊朗这一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传入欧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当代,中伊图书出版交流不断推出新成果。以文学图书为例,20世纪9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就翻译出版了《列王纪选》《波斯古代诗选》《哈菲兹抒情诗选》等波斯文学系列作品。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波斯经典文库》,遴选菲尔多西、萨迪等六位享有世界盛誉的波斯诗人诗作,组织国内优秀的波斯语和波斯文学研究专家,以古波斯原著为底本,参照英、俄等译本翻译而成,包括《果园》《蔷薇园》《鲁拜集》《鲁达基史记》《列王纪全集》《马斯纳维全集》《哈菲兹抒情诗全集》等18卷,其中许多译本为首次出版。这套丛书在国内荣获外国文学一等奖,还荣获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十届国际图书奖。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又推出了《波斯经典文丛》。该丛书包括《果园》《波斯故事》《波斯趣话》《卡布斯教诲录》《玛斯纳维启示录》等五种,用编译形式对波斯文学作品加以解读,为中国读者了解伊朗文化提供了门径。
年4月中伊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约定相互担任对方国家重要国际书展主宾国。在当年举办的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伊朗以“丝绸之路上的五彩梦”为主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宾国活动,通过图书展示、新书首发、对话交流、文艺表演等形式,向中国读者展现伊朗独具魅力的古代文化和当代发展成就。作为这一活动的重要成果,商务印书馆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文化联络组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发布由商务印书馆引进的伊朗文学经典“汉译波斯经典文库”;商务印书馆镇馆图书《新华字典》也译成波斯语并授权伊朗出版。这一时期,中国出版机构还与伊朗塔马斯文学机构、波斯翻译计划项目、伊朗伊斯兰翻译出版基金会等合作,翻译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当代中国外交》《当代中国经济》《丝绸文化问》以及中国文化系列等波斯文版的中国图书。中华传统医学以及《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长期以来深受伊朗人民喜爱,中国当代作家莫言、余华、曹文轩、麦家的作品也被翻译成波斯语在伊朗出版发行。今年4月,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第32届德黑兰国际书展,被认为是推动中伊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又一盛事,对中伊两国出版界合作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
未到德黑兰之前,我们浏览了一些关于伊朗图书出版情况的资料,了解到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其图书品种依然保持每年10%~11%左右的增速[2]。待到德黑兰之后,我们在这座城市的浮光掠影中粗浅体会到,这也许与伊朗人热爱读书的文化底色分不开。
伊朗是个爱书的国度,这从德黑兰书展的历史可以得到印证。根据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提供的资料,德黑兰书展创始于年,每年举办一届,为期10天左右,迄今已成功举办31届,逐步形成以现场图书销售为主、版权贸易为辅的综合性图书博览会。伊朗政府高度重视德黑兰国际书展,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仪式。今年的书展,鲁哈尼总统原定出席4月23日的开幕式,后因4月22日美国宣布终止对伊朗石油进口的制裁豁免,才改由伊朗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部长萨利希致辞。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德黑兰书展逐步发展成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书展,平均每年都有数千家伊朗国内出版商和几百家国际出版商参加。书展活动不仅受到来自伊朗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伊朗人民热盼的年度文化盛会。据介绍,由于伊朗实行政府补贴购书的政策,读者凭购书票到市场购书,国家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给学生的补贴额度会更大一些;再加上德黑兰的大中专院校和小学在书展期间分别放假3天,为爱书的人们提供充足的参观购阅时间,因而书展的参观人数屡创新高,每届总人数达到万人次,日均流量近40万人次,跻身于参观人数最多的国际书展之列。据统计,伊朗出版商45%左右的收入是在书展期间实现的[3],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伊朗普通民众对书展活动的喜爱程度以及对读书的兴趣和需求。
伊朗是个爱书的国度,这也是我们在德黑兰书展现场的观感。本届书展从4月23日至5月4日在霍梅尼大清真寺举办,共有余家伊朗国内出版社和余家国外出版社参展。中国首次作为主宾国参展,通过多册图书展示和新书首发、合作签约、论坛交流等近50场出版文化活动,为伊朗人民“阅读中国”提供平台。书展期间,我们按照有关安排参加了“一带一路”与民心相通论坛、时代的记忆——中国人的故事演讲会等主宾国活动,不仅感受到伊朗出版商对于中伊出版合作的强烈愿望,普通民众的参与度之高、购书热情之高更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听地陪介绍,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伊朗经济遭受较大打击,失业率居高不下,普通民众的文化消费水平随之降低。但是,我们在书展现场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展场内悬挂着伊朗最高领导、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读书的巨幅照片,大批从伊朗各地专程赶来的读者,把霍梅尼大清真寺的里里外外烘托得格外热闹。有的是统一组织,有的是自发组团,还有很多带着孩子陪着老人的家庭组合。许多人都是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值得称道的是,德黑兰书展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都非常到位,参观者无需门票,只要领取一份标明书展布局情况的宣传册,就能按图索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展场外面的饮食部、电话亭、图书查询处随处可见,来自大专院校和社会各方的志愿者在书展主办方的协调组织下开展读者咨询、导购、执勤、清捡垃圾、搬运货物等工作,参观的人们进进出出、摩肩接踵又井然有序,让身在其中的我们恍惚感觉不到这会是打了多年两伊战争又和美国长期斗争的国家。
伊朗是个爱书的国度,还在于它的首都建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图书花园(TehranBookGarden)。从机场进入德黑兰市区的路上,不经意间看到BookGarden的路标,心中顿生好奇,特别想知道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4月25日,我们到伊朗国家图书馆参加中信出版社举办的活动,蓦然发现与之比邻的建筑,就是让人产生许多遐想的图书花园。据介绍,这个花园建于年,面积大约15公顷,是专为图书创造的展示空间,也是德黑兰最大的图书市场,具备大型综合文化中心所拥有的全部功能,可以举办图书展览,此外还包括儿童科学园、艺术画廊、戏剧剧院、电影院、礼堂、咖啡馆和餐厅以及其他的户外活动空间。整个建筑共分三层,还包括一个平方米的屋顶花园,可以通过东侧的大楼梯步入,与旁边的文化广场,伊朗国家图书馆和院校建筑群形成连接。我们了解到,图书花园的设计和建造,其角色定位就是为了对人们的图书阅读方式产生影响,与伊朗国家图书馆、神之庇护花园博物馆(SacredDefenseGardenMuseum)和Tabiat桥伊朗学术综合体共同构成德黑兰的文化地标。以伊朗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在推动阅读方面的基础建设着实令人赞叹。或许可以说,崇尚阅读,是我们此行看到的伊朗文化的最大亮点。
三
在德黑兰期间,我们为伊朗浓厚的阅读文化气息所吸引,也收获了伊朗人民满满的友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由衷敬意。
本届德黑兰书展中国主宾国展区总面积约平方米,为充分满足当地读者对中国图书的阅读需求,展出的图书大部分是波斯语、英语译本,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科技、医药、汉语教学、儿童等多个类别。书展期间,不断有前来观展购书的伊朗读者邀请中国代表团的同仁一起合影留念;许多伊朗青年主动用英语与我们交流有关中国文化、旅游、生活等话题;曹文轩、麦加等中国作家携其波斯语译本亮相书展,受到读者热捧;书展结束之前,大多数参展图书被当地读者购买。据我们了解,伊朗很多读者治白癜风贵阳哪家医院好白癜风检查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gkairui.com/dhlys/94416.html